养生理论

养生,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生活传统和民间习俗。传统养生主要有:儒家养生、道家养生,佛家养生,医学养生等。


儒家养生


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创立,以孔、孟之道为基础。他们宣扬仁、义、礼、乐,以“仁爱”为立身核心,以“中庸”为行为准则,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儒家所倡导的修身养心,追求人生自我完善的道德行为,就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原则。

孔子长于养生之道。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孟子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释家养生


释家亦称佛家,与道教、儒家相存,并称三教,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释家与道教不同,他们反对道教的“长生久视”,主张“无生”,也与儒家有异,他们否定儒家的“修身”,主张精神超脱。

释家认为,人生处处充满着痛苦,人无长生不死之理,最终总要夭亡的,不过形体虽然消亡,而精神却可以永存,并且能够轮回转世。释家提倡要超脱现实世界,提出“四大皆空”的观点,主张无欲无求,修禅养性,注重精神超脱。释家的理论主张和修禅方法,包含着许多养生的思想和内容。

佛教认为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

用“戒定慧”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贪瞋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

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

佛教认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有关,因此它们都可以通过修行来预防和治疗。能否健康、长寿,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但佛教更强调人自身的思想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佛教修行以禅定为核心,养生自然以静养见长,但对于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

佛教《大毗婆娑论》提到“长寿”的条件时说:    

“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 

 

道家养生


道家学说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所提出的哲学思想。它以延年益寿、羽化登仙作为修道的最高目标。其在追求长生久视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家文化。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

老子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提出的“戴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更是涉及到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庄子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在庄子开创的诸多养生理论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心斋”和“坐忘”二法,它们已经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索,奠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其中主要有古唯物主义“元气论思想”,古代“天人合一”整体自然观以及“形神合一”、“精气神合一”等人体生命理论、道家的内丹修炼的理论思想是中华养生的精髓。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翰曾说,道家的修炼是“生理学上的生物化学伟大探索和实践”。道家的内丹运化是修炼的核心,使经络血气津液畅通为目的,通过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以达精、气、神三宝相聚,身心性命相平衡,以达长生的。

 

医家


医家在传统养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黄帝内经》是第一部系统的中医理论经典,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讲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怎样不得病,怎样使人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能健康长寿。

历代医家提出了很多养生之道,如养形、导引、饮食、房事、反俗、医药、禁忌等,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汇集了先秦时期的各种养生观点、并且首次从医学角度探讨了养生问题。《黄帝内经》十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治未病”,即重视预防的思想,在养生保健中无疑是十分宝贵的。

《黄帝内经》涉及到的养生原则主要有两条:一是调摄精神形体,努力提高机体防病抗衰能力;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对此,《素问 -上古天真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总结,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