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理论

养生杂谈



▲现代科学养生观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以及顺应自然几个方面全面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于是相应的提出了“三维健身观”的概念。三维健身观是相互联系的多个健康构成要素,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以社会生活为特征的行为健康和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自然健康。

在现代医学模式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卫生理论工作者提出一些想法,如:“生物—心理—自然—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伦理—社会医学模式”、及“多元医学模式”等。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何鲁丽说,“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和社会环境的完全健康。”于是,这种“四维健身观”便提出来了,即追求“心理、生理、社会和自然的健身观”。 

健康是多种构成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单纯的任何一方面的健康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或者说是不健全的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是健康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是构成健康的要素之一。 

★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观,是指生理与心理的平衡与统一;

生理健康指人在生物学概念界定方面的健康,即机体完整和功能正常,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平衡等,良好。

生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基础,也是现代科学养生观首先要达到的目的,没有生理健康,就很难做到心理健康,很难做到适应社会。所以人们在追求健康的更高标准时,生理健康必须作为一切高层次健康标准的基础。

但是在当今社会,仅仅把生理健康作为健康的标准,作为养生的唯一目的,就显得这个标准太低,而且太片面了,在现代科学的健身养生观念中应做到多个方面的协调健康,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

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世界各国都在调查长寿老人的秘诀,发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心胸开阔、性格随和、心地善良、情绪乐观。

所以我们说,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统帅,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这就是在同等生理条件、营养条件、生活作息、体育锻炼、医疗保健和社会自然环境下,有的人健康常在,有的人病多命短的原因,除先天遗传因素外和不可预知因素外,决定的因素就是心理因素了。所以,现代科学的健身养生观首要应该做到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

WHO在强调适应能力的同时,把社会适应能力单独提出来,这说明社会适应能力这一条件在健康标准中的特殊意义。据WHO统计,全世界由于不适应社会造成自杀死亡,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其中70%是抑郁症,患病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美国为5%-7%中国为4%。WHO认为,在21世纪患抑郁症将是心脑血管病后全球的大病,将有1.5亿人,占人口4%。抑郁症除生理性原因和遗传因素外,主要是适应社会能力差。

现代科学养生观认为,社会压力对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你被社会事件压倒,常常处在一种消极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就会危害身体健康,导致一些疾病的产生,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如果你能顶住压力,化解压力,及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危害健康就会减轻。身体健康是第一位,心理上则要淡泊名利,要知足常乐,只有很好的适应社会减少心理压力,才能达到身心统一健康的目的。

 

★顺应自然环境

随着自然环境问题的日益凸现,现代人逐渐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现代科学养生观已经把自然环境的因素纳入到它的健康模式之中。

如果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病,但一到八、九月份或花粉多时就过敏犯病,或者在季节交替时就容易感冒,或出行、少量运动时就气短,抽筋等,这些不能适应自然的情况都属于不健康或者亚健康的表现。

另外,顺应自然环境还包括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减少水质污染、不乱丢垃圾、不污染环境、杜绝食物中的化学物质、顺应自然规律等,使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得到缓解,还我们大自然以清新干净。 

所以现代科学的养生观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顺应自然环境四个方面,只有做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协调方可以称之为现代科学的健康养生观念。

 

▲中国传统养生的指导思想

★心身统一&性命双修

中国养生科学认为,在人体这个大系统中,最大的两个要素就是“心”与“身”,这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养生所追求的正是心身平衡的最佳状态。

1、存心养性,追求精神的修养。

古代养生中“心”的涵义,主要是指人的思维器官和人的意识。如《孟子·告子上》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里明确指出感觉器官只是人和外物相接触的媒介,只起引导作用,而不能思考,思维器官则是专门进行思考的,这个思维器官便是“心”。

《管子·心术上》说:“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认为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心处于“君”的地位,九窍则是各司其职的“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也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可见,心就是意识。心的修养也就是精神一类的修养。关于“性”。古代养生中也就是指精神一类的东西。如《玄肤论》说:“性则神也。”《灵源歌》说:“神是性兮气是命。”《武术汇总》说:“性之根谓神。”可见,存心养性乃为养神之道,深受古代养生家的重视。

现在有人将古代一些注重精神修养的理论通通斥之为唯心主义的东西,是过于简单和武断了。因为精神对于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心理因素会影响人的生理功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传统养生领域提出了“存心养性”、“修心炼性”和“明心见性”的理论,强调了一个“性”的修养问题。

2、修身立命,追求形体的修养。

如果我们把“存心养性”看成是一种精神修养的话,那么,修身立命则属于形体锻炼的范围。身、命是什么?身、命是人之本体,身、命是物质。

《玄肤论》说:“命则精与气也。”因此,修身立命与存心养性不同,存心养性在于得道,以道全形,而修身立命则在于有术,以术延年。那么,修身立命应该有哪些术呢?这在养生领域可谓是众说纷纭。然而,归纳起来不外乎于两大要术:一为呼吸锻炼法,一为肢体锻炼法。呼吸锻炼法,古人称“行气术”。肢体锻炼法,古人称“导引术”。一般说,道教的修身立命偏爱于行气术,所以《抱朴子》中介绍有“胎息行气法”、“内视行气法”等。医学的修身立命偏爱于导引术。所以《诸病源侯讼》中介绍有导引法1000多种。

3、性命双修,延年益寿。

尽管在中华养生上有“养性”、“养命”之别,但是在人体这个系统中,性和命是难以分割的。清人颜元说,“形,性之形也,性,形之性也”。认为:“性无命而不立,命无性而不存”。正因为性与命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所以古代养生强调身心兼备、性命双修,即所谓:“形性不二,心身一也”。《武术汇总》说:“如果求大道旨趣而归不求有功党,则必需性命双修不可。”刘一明也在《悟真篇》中作注说:“性命必需双修。” 总之,“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因此,人的养生既要养形又要养神,既要修性又要修命。只有形神兼备、性命双修,才能使人体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而益寿延年,这便是传统养生得出的重要结论。

 

★多维一体&防治于先 

传统养生认为,人的养生活动应该是多维、立体的人类生命建设工程。也就是说,人的养生应该是一个综合治理的过程。尽管中华养生也承认一维的养生,亦能获得强身健体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只能是一等于一。而如果采用多维的方式,去企求综合的效益,那么,其中的一维效益就会发生增值的现象,即一大于一。这恰恰与现代系统论的一个基本定理向吻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在中国古代虽然未能有养生家直接提出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定理,然而对于这一定理的运用,却是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的。

如《荀子·修身》说:“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知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从而提出了“食饮、衣服、居处、动静”四维一体的养生主张。

又如《颜氏家训》提出的是爱养精明、调护气满、慎节起居、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的六维一体的主张。

《千金要方》中更是发展到了“十维一体”的理论,提出养生之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当然,由于各自认识的不同,所以古代养生家提出的有关多维的具体内容也是不同的。

如老子指出的多维内容是:小语、少记、不怒。老子说:“众人大言,我小语,众人多烦,我少记,众人悸怖(恐惧),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淡然无为,神气自息,以为长生不死之药”。

而白玉蟾提出的多维内容则是养气、养性、养德、养道四项,他说:“薄滋味以养气,去嗔怒以养性,处卑下以养德,守清净以养道”。

《禁忌篇》则认为,所谓多维包括起居、导引、行气、补泻、劳逸、草药等几项。

《禁忌篇》说:“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日常生活)有至和之常制,筋骨有偃仰(游乐)之方,闲邪(防止邪恶)有吞吐之术。流行营卫(血气之作用),有补泻之法,节宣(节制宣泄)劳逸,有予夺之要。忍怒以养阴气,抑喜以养阳气。然后先将草木以救亏缺,服金丹以定不穷(不陷于困境)。

养生之道,尽于此矣。”然而,不管人们的思想认识有着何种差异,但是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强调养生活动的多维一体。

防治于先祛病延年。如果用系统的观点看,防与治亦是身体养护中的两维。一方面是防,一方面是治。首先是防先于治,以防为先,以治为后。

如《黄帝内经》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病之,乱已忧而后治之。臂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来亦晚乎!”

《抱朴子·别旨》也说:“疗未患之患,通不和之气。”

这种以防为先,以治为后的理论,正是“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在中华养生中的具体体现。难怪《千金宝要》要这样评论养生的层次:“思以谓知病于未病之前者,此上智之所能也,知病于欲病之初者,此中智之所及也,若夫已病而求医,则常情同然,不必论其智也不智也。”这种防先于治的思想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说的更加明白:“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可谓一针见血,直截了当。防于先,治亦于先。虽然古代养生认为:上智者防先于治。然而,疗疾是养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中华养生又提出,治亦于先。即对发生的病兆要早防早治。正如《史记》所云:“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治也”。因此《黄帝内经》说:“善治者,治皮生;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主张将病兆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实,中国传统养生正是这种“防治于先”思想理论的结晶和产物。

 

★天人合一,养其自然

中华养生提出的“天人合一”,天,在中国哲学上的涵义是多方面的。

可以是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如《荀子·天伦》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是之谓天。”

也可以是指世界的精神本原。如《孟子·尽心上》冰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而养生中的天,其涵义则是泛指人体的外环境。它既包括自然界,亦包括人类社会。所以,“天人合一”的概念,在养生上是指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与社会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统一。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大的系统的话,那么,人则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也就是说,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只是在自然界万物生生化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又说:“人以天地气之在,四时之法成”。《管子·内业》也说:“人之天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为人。”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宇宙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就必然存在着联系,而正是这种联系, 导致了中华养生学得出了如下结论:天人合一则寿,天人分离则夭。

人与社会的统一。人有两个最基本的属性,一个是自然的人,一个是社会的人。

《荀子·王制》:“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为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合,和则一,一由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人生不能无群。”在这里,荀子明确的指出了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的环境。

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而社会的各种因素也就必然要对人体产生影响,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映,由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养生效果。

如有些人能“美其食,任其服,乐共欲,高不下相幕”。即做到无论吃什么饮食者觉得甘美,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感到舒适,对各种风俗习惯都能适应,无论职位高下都不互相倾慕,任其自然的发展,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正所谓“入乡随俗”,心胸坦然。

而有些人则不然,他们对于不可能达到的目的爱之过激,拼命追求,或者对人对事嫉恨于心,耿耿于怀。结果超过了自我身心的承受能力,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甚至会引起疾病,成为早衰。所以《黄帝内经》:“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济生方》说:“因事有所大惊,或闻虚响,或见异相,登高涉险,惊忤心神,气与痰郁,遂成惊悸。”那么,在这个复杂的组合体中,作为其中的一分子的个人,要提高对社会不良刺激的适应能力以获得养生最佳效果。

 

▲国外养生

其实养生不仅是在国内,在国外如今同样注重养生。德国一位医学专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最近告诫中老年人:想健康长寿,务必动用“保、活、转、参、睡、调、听”这七个字。

“保”即保持大脑的活力用进废退,故中老年人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各方面的兴趣爱好。研究表明,一个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并不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青年人差。

“活”是指活动手指俗话说心灵手巧,经常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可以刺激大脑两半球,有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在较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写作后,应及时转换另外不同性质的活动,使大脑神经松弛而不过分疲劳,使脑力保持最佳状态。散步、做体操等是较好的转换活动方式。

“参”即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活动结交年轻朋友,以接受青春活力的感染,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脱离孤僻的生活环境。积极有趣的体育活动,可促进疲劳消除,体质增强,身体更健康。

“睡”即睡好觉,保证睡眠充足中老年人要学会有规律地生活,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一天有8小时(老年人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调”是调节饮食做到粗细混杂,荤素搭配,兼收并蓄,多吃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红枣、牛奶、豆浆、蛋黄、桑葚、芥菜、芝麻、胡桃仁、百合、猪脑、猪心、木耳以及大部分蔬菜水果;少吃些动物脂肪和含糖类食物。

“听”即听优美动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欢乐感觉。

 

▲我国国民所面临健康的新形势:

青年“不青”、中年不“中”、老年不“老”

年轻人是最不重视健康的人。有些年轻人,起居无常,早上不起,晚上不睡,饮食不节,早饭不吃,晚上大,生活杂乱无章,情绪喜怒无常,有的还有不良习惯:抽烟、酗酒、吸毒、赌博等。

中年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家庭的核心。在家要养老育小在事业上承上启下。但在健康方面存在误区不重视、不爱护自己的健康把健康交给医生、交给药物、交给保健品。

当前老年人对健康的态度有很大的进步,饮食起居都很注意,经常进行晨练、晚练等各种锻炼。在全国健身运动中起了带头作用。

青年学生所面临的健康威胁:学习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运动锻炼不到位、膳食结构不合理、就业有压力、个人不良习惯。

亚健康—年轻人所面临健康问题。在我国约有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医学权威机构对33座城市的专项调查得出的惊人结论。亚健康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具有双向性,若听之任之,就可能向疾病状态转化。谁的健康意识提高了,谁就具备了摆脱亚健康,将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的能力。

 

▲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

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孤独自卑,忧郁苦闷 ;注意分散,思考肤浅;

容易激动,无事自烦;记忆闭塞,熟人忘名;兴趣变淡,欲望骤减;

懒于交往,情绪低落;易感疲劳,眼易疲倦;精力下降,动作迟缓;

头昏脑胀,不易复;久站头晕,眼花目眩;肢体松软,力不从愿

体重减轻,体虚力单;不易入眠,多梦易醒;晨不愿起,昼常打盹;

局部麻木,手脚易冷;掌掖多汗,舌燥口干;目干低烧,夜常盗汗;

腰酸背痛,此起彼安;舌生白苔,口臭自生;口舌溃疡,反复发生;

味觉不灵,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消化不良;便稀便秘,腹部饱胀; 

易患感冒,唇起疱疹;鼻塞流涕,咽喉肿痛;憋气气急,呼吸紧迫;

胸痛胸闷,心区压感;心悸心慌,心律不整;耳鸣耳背,易晕车船。   

 

▲科学的养生观

近年来,中医养生热如火如荼,养生热一浪高过一浪,各类养生理念和方法五花八门,让人无所适从。面对令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的养生市场,到底哪种养生方法好呢?这是许多群众最困惑和费思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养生方法。在重视养生的同时要树立科学的养生观。 

适度

无论哪种养生方法,适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谓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简言之,就是养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过分注意保养,则会瞻前顾后,不知所措,稍劳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变,便闭门不出。以为食养可益寿,便强食肥鲜;恐惧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等等,虽然意求养生,但自己却因养之太过而受到约束。这也不敢、那也不行,不仅于健康无益,反而有害。所以,养生应该适度,按照生命活动的规律,做到合其常度,才能真正达到“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全面

中医在天人合一原则下,讲究养神保形、养形护神。因此,养生应注意不要过偏。过偏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认为“补”即是养。于是,饮食则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则强调安逸,以静养为第一;为求得益寿延年,还以补益药物为辅助。一种情况是认为“生命在于运动”,只强调“动则不衰”,而使机体超负荷运动,消耗大于供给,忽略了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同样会使新陈代谢失调。此二者虽然主观愿望是想养生益寿,但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所以,要从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着眼,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 

灵活

当前的中医养生,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说啥好了就一哄而上,比如“生吃泥鳅”、“绿豆汤养生”等等一度风靡全国。其实,中医认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因此讲“三因”原则,即“因时、因地、因人”。所以,尽管中医养生方法多种多样,但运用中取决于不同人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域身体的多种变化,最忌一概而论,千人一方。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内篇·微旨》写道:“凡养生者,欲令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修偏一事,不足赖也。”正是中医学的这种时态的观点,指导着古往今来的中医养生理论与实践经久不衰。因此,中医养生不能“本本主义”,把一种养生理论当作“万能定理”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持久

养生保健不仅要方法合适,而且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当前五花八门的养生“学说”,抓住人们病急乱投医、一劳永逸的心理,纷纷推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误导欺骗患者。中医养生与西医的健康体检有本质的不同,它不是随机性、突击性的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它是一种生活之道,告诉人们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时刻顺应自然,注意养生防病,把养生保健融入于生活之中,全天候关注健康,防患于未然。

它比西医的亚健康概念还超前,对亚健康,仪器尽管检查不出来指证,但实际上已处于健康的临界值,而中医治未病在健康的状态下已未雨绸缪,积极预防。由此可见,中医对于健康的关注,完全是动态的,是长久坚持不懈的,决不是依据一时的“健康体检”,也不仰仗形体“各项指标正常”。也就是说,保持健康和防治疾病都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一时一法解决不了问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养生,一劳永逸、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是养生,也不存在。

有制

一些所谓的“养生大师”为了招摇撞骗,往往故弄玄虚,把自己的“学说”吹捧得神乎其神;甚至现代医学无法治愈的疾病他们也能轻易治愈,让一些患者信以为真,从而放弃治疗,停止吃药,结果造成病情恶化而上当受骗。

中医养生确实既适应于疾病预防,也适应于疾病康复,但养生只是让人体少耗元气、补养元气,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个必要条件,绝代替不了正常的治疗,纠偏除弊必须靠治疗。孙思邈说过“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赖于药”。因此,有病必须去治疗,说中医养生能代替正常治疗的“学说”都是离谱的歪理。

遵道

我们大众热衷的中医养生往往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忘记道,把健康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器一物或一方上。中华养生之所以称为养生之道,不称养生之术,是有道理的。中华养生的灵魂,在于其是生活之道,与生活水乳交融。所谓道,就是规律,其最大的规律就是天人合一,具体说就是自然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人体小宇宙时刻要与自然大宇宙的生长化收藏规律相适应。

术应服从道。如果养生只是重术轻道,甚至道和术相割裂对立,再好的术也是枉然。比如:一年四季生活在如春的空调房间,全违背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昼伏夜出,通宵达旦加班或娱乐,全违背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有再神奇的灵丹妙药,也回天无力。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对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说,生活方式行为起的作用占60%,居于主导地位,医疗仅占8%。只要有效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和糖尿病、70%的中风、50%的癌症都可以避免。

 

▲影响健康的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12项影响健康因素有哪些?

○营养不良;○不安全饮用水,不良环境卫生;○不安全性行为;○家庭和个人卫生;○吸烟;○职业病危害;○饮酒;○高血压;○缺少体力活动;○药物滥用;○空气污染;○交通事故和暴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向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 60%取决于自己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 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居首位,为15%;膳食营养因素对健康的作用仅次于遗传因素,为13%,远大于医疗卫生条件因素的作用(仅为8%)。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向世界宣布,个人的健康和寿命 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影响,而取决于个人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健康是人人都追求的,健康是身体与心灵的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

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 3个层次,并且后面的健康层次是以前面的为基础,而发展的更高级的健康层次。

怎样才算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制定了著名的人体健康十条标准: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生理健康层次,是指人体的组织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层次,心理是否健康, 有三项 “基本原则”:
    ○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一个人的 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一个完整和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一个人在长 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社会适应健康层次, 则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适应程度,包括职业角色、家庭角色及学习、娱乐中的角色转换与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
    

我国传统医药学历来重视“不治已病治未病”,如《内经》中所说的“上工治未病”等,强调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医学观点,并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个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健康观的不断发展,医药学研究的范畴也由过去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变到发展预防医疗技术或防治及康复并重的理念。在这方面,我们还有许多的路要走。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从未病到已病,从未成形到已成形。按照现代医学的说法,就是任何一个器质性的病变,都是从功能性(非器质性)改变的阶段发展而来。在非器质性的阶段治疗较为容易,一旦进入器质性损伤的阶段,治疗就困难多了。
因此,为医者不但要善于治病,更要善于识病。在疾病早期,若病人能早期就诊,若医生能发现它、截获它,使它消于无形, 这是一种本事。像扁鹊望齐侯之色一样,病早期仅有表面征象,及时进行治疗,应该不费吹灰之力。见微知著,防微杜渐。等到晚期癌症了,
到了器官器质性病变阶段,器官功能已衰竭丧失,你才发现它,又有多少意义呢?
     

▲营养素的保健作用及食物来源

食物中含有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成分,并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物质被称为营养素。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及水等。这些营养素都有自己独特的营养生理功能,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又相互密切联系,共同参与和调节生命活动。营养素是构成食物的基本单位,任何一种食物不可能含有各种营养素,所以,人必须每天进食多种食物,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营养素,这样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下面主要介绍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的保健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它可以调节代谢及辅助已消化的食物进行生化反应,并释放能量。维生素被称为微量养分,因为人体正常情况下对它的需求量极少。不过,某种重要的维生素即使只是稍稍短缺,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多数情况下,维生素不能在人体内产生或合成,而以自然状态存在的维生素只是微量地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因此我们需要从天然食物或营养补品中摄取维生素。

维生素有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前者必须依赖大量的脂肪和矿物质才能被消化系统适当地吸收,而且它们最后会贮藏在肝脏之中;后者过量时会随尿液排出体外。由于水溶性维生素无法储存在体内,因此,必须每日补充。

矿物质是自然产生的化学成分,大约有18种必需的矿物质在维持人体的健康和调节人体的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牙齿、骨骼、血球和软组织的主要成分,同时对于体液中恰当的组成、细胞和肌肉的正常活动以及神经功能的维护等都极为重要。

人体每日需要的必需矿物质由数百毫克到数克不等,因此矿物质可以分为两组,多量矿物质及微量矿物质。多量矿物质包括钙、镁、钠、钾、磷;微量矿物质包括锌、铁、铜、锰、铬、硒、碘。虽然人体对微量矿物质的需求量很少,但它们对健康很重要。因为矿物质主要是贮存在骨骼与肌肉组织中,如果服用极大剂量,很可能导致矿物质过量,并且如果长期大量服用,也会导致毒性累积。

蛋白质是人类及所有动物赖以生存的饮食要素。所有的生物,其结构主要是由蛋白质提供。人体中的肌肉、韧带、肌腱、器官、腺体、指甲、头发、体液(胆汁及尿液除外)等均由蛋白质构成。

实际上,人体需要的不是蛋白质本身,而是构成蛋白质的物质——氨基酸,氨基酸与氮结合可以构成上千种不同的蛋白质。目前人们所知的氨基酸有22种,其中8种为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与其他氨基酸的不同处在于它们不能在人体中自然合成,而必须从食物及营养补品中获得。每一种氨基酸都有它特定的功能,并且是预防各种症状发生所需的物质。